中国制冷维修行业第二阶段含氢氯氟烃淘汰管理计划及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启动会顺利召开
来源: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发布时间:2016-09-18
中国制冷维修行业第二阶段含氢氯氟烃(HCFCs)淘汰管理计划及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启动会于9月13日在陕西西安隆重召开。今年5月,中国第二阶段(2016-2020年)制冷维修行业含氢氯氟烃淘汰管理计划及能力建设项目获得《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执委会第76次会议原则性批准。为尽快启动该项目,并研讨项目相关活动的实施细则,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MEP-FEC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联合举办了本次会议。来自有关国际组织、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省市环境保护厅(局)、相关行业协会、培训学校、企业、研究机构等8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启动会。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肖学智为大会致开幕辞。他表示,2016年是保护臭氧层公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实现第一阶段履约目标的基础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年启动了HCFCs第二阶段的淘汰工作,即要实现2020年削减35%的目标。他对维修管理体系建设、替代品安全使用和泄漏减少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强调指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实施,加强合作和交流,为保护臭氧层、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启动大会的主要内容,当天共进行了4个主题的研讨会。
一、 第二阶段HCFCs淘汰管理计划介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协调员胡少锋阐述了中国制冷维修行业HCFCs淘汰管理计划(HPMP)第一阶段进展和第二阶段构想。他指出维修行业HPMP的目标在于减少HCFCs消费量、安全使用新一代制冷剂和创造淘汰HCFCs的环境,第一阶段已经在标准和操作指南制定、资格认证体系和宣传推动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同时指出,第二阶段需要继续加强维修行业良好操作,增强环保意识,改善不良陋习,并提高维修人员的操作技能。通过地方实施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法规能力建设、HCFCs贸易管控、宣传教育等能力加强活动,冷链和公共建筑开展HCFCs减排和管理、HCFCs回收利用商业模式探讨等活动推动制冷维修行业计划的实施。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红旗重点介绍了制冷维修行业HPMP第二阶段实施方案。他指出,第二阶段制冷维修行业计划建立在第一阶段的工作和行业调查基础上,需要执行机构、制造商、维修企业和终端用户在各个设计环节上的实施与反馈。制冷维修行业HPMP总体设计的活动计划包括标准规范、人员培训和资质认证体系、超市制冷剂管理、HCFCs回收障碍分析与市场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李教授针对每项活动计划进行了具体介绍。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项目经理Bernhard Siegele汇报了欧洲在制冷维修行业的方法和经验。他首先介绍了欧洲F-gas法规,目标在于逐步实现氟化温室气体的排放,至2030年淘汰到2012年基准的21%。在制冷剂回收利用方面,欧洲泄漏率法规对制冷空调设备有着详细的规定,同时该法规将在检漏频率、技术人员资质认证、企业资质认证、设备标识、处罚金等方面进行修改。他以EN13313标准为例,介绍了欧洲标准化建设。最后,Bernhard Siegele介绍了《欧洲绿色制冷倡议书》和制冷培训的相关情况,并指出维修行业将成为HCFCs消费量最大的子行业,而能力建设与培训是关键性工作。
二、 中国制冷维修职业培训体系建设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处长董菁详细介绍了制冷维修职业体系现状,分别报告了维修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流动性等相关数据。她指出,我国目前人力资源成本较高,企业用工人数在减少,更多采用临时工人,同时人才的培养规模少于行业人才需求。对于第二阶段培训项目方案,她也在培训对象、培训人数、培训地点、培训内容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构想。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敬良做了有关“中国制冷空调设备维修安装企业资质等级认证体系建设”的主题报告。在地域分布上,工商制冷空调维修行业呈现“北稀南稠、东多西少、城市集中农村分散”的特点。在维修单位分类上,制造商售后服务部门为5%~10%,制造商签约维修企业为15%~30%,自营维修安装企业约70%。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与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于2006年起开展了行业内自愿性企业资质等级认证工作,截止到2016年9月,有效获证企业总数超过千家,其在行业内外都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随后,陈敬良先生介绍了该资质认证的程序、等级划分、年审和复评等工作,重点对获证企业制冷剂回收和良好操作现状进行了阐述。针对国际环境公约和国家政策等要求,他提出了对资质认证方案在制冷剂回收再利用设备配备、人员培训和考核等方面的修订建议。第二阶段,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计划将在维修安装资质认证、标准化建设、培训和宣传等诸多领域开展切实工作。
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协会主任窦艳伟简单回顾了第一阶段房间空调器维修行业相关工作,并归纳分析了该行业的基本情况。他提出了第二阶段活动的几个关注点:第一,扩展培训的覆盖面到一线维修人员;第二、探索通过制造商售后体系的合作模式;第三,保持培训活动和整体水平提升的可持续性;第四,可燃性替代技术的市场化支持。第二阶段的活动主要包括培训、标准、认证体系和宣传等,目标实现培训机构、制造商、维修公司和消费者的互利共赢。
在第一阶段培训工作经验分享部分,上海技高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校长周卫民报告了该培训中心及开展良好操作培训的具体情况。自2014年7月1日中国制冷良好操作首次培训会议在该中心举办以来,该中心累计培训学员409名,其中主要以行业骨干企业技术专家、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区域培训中心专业教师为主,完成国家级培训中心的培训工作任务。谈及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周校长归纳为政策、行业、资源和培训“四大优势”。对于将来的培训工作,他也在获得当地环保部门政策法规支持、与协会和企业合作、各培训中心交流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良好建议。此外,作为区域级良好操作培训中心代表,来自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周艳蕊老师介绍了该中心的师资培训、学员培训、培训课程、制冷剂设备配置、实训室、教材编写、宣传等开展情况。周老师还总结到,提高培训师的水平至关重要,通过多层次的交流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来在培训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一线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意愿需要积极调动、良好操作需要通过形式和内容创新持续贯彻。此外,来自上海申克机械有限公司的许晨先生分享了珠三角地区制冷维修人员情况的调研报告。该调研主要针对于珠三角地区的空调售后安装维修人员,调研内容涵盖从业年限、学历、年龄、参与培训次数等,调研还收集了从业人员的期望和需求,这些信息对相关政策制定和培训平台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三、 超市激励计划
GIZ国际高级顾问Igor Croiset首先介绍了超市激励计划,分享了宝贵的国际实践经验。超市激励计划旨在通过整个价值链,协同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制造商、维修人员、终端用户、机构组织和科研院校等,实现超市HCFCs制冷剂的减少使用和能源的高效利用。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和合适的冷冻冷藏系统选择将是HPMP第二阶段的工作内容。他还介绍了GIZ在维修良好操作培训、高效制冷系统示范项目、超市食品制冷系统评估、推广天然制冷剂应用等情况。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任王文华主要介绍了中国零售节能环保工作的相关情况。通过发布大型超市能源管理关键性能指标SMEM-KPI1.0,用于零售企业对门店的能耗和能效水平进行测量、评价和管理,促进连锁经营的大型超市能源管理体系的健全。另外,通过调查典型超市门店的空调和冷链中制冷剂使用情况发现, R134a、R22和R123在空调制冷剂总占比超过80%,冷链中制冷剂60%以上为R22。
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能源管理高级经理李迪文介绍了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在制冷剂管理上,企业建立了制冷剂使用台账,采用EMS系统监控制冷剂泄漏,通过E维云系统实时监管制冷系统维修,在减少制冷剂充注量和回收再利用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四、 示范城市项目实施
胡少锋简明介绍了第一阶段在深圳成功进行的示范项目,通过维修行业淘汰HCFCs的管理体制探讨,开展维修人员培训,探讨开展HCFCs回收、再生宣传推广臭氧气候友好的技术和产品等工作,为将来全国推广奠定基础。
之后,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处长卢旭阳详细介绍了深圳市制冷维修行业HPMP示范项目的成果。在项目周期内(2012-2015年),深圳市承担了示范城市项目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制冷维修企业监管,控制新增使用HCFCs类制冷剂的制冷设备,制冷剂销售领域的监管,制冷剂回收、再利用、销毁环节的监管,制冷维修人员的监管,HCFCs替代品推广。目前已建立涉及制冷维修行业监管的各部分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基本建立了针对制冷维修企业和维修人员的长效管理机制。经估算,全市维修行业泄漏率降低了15%,回收率提高了20%,每年可削减150吨HCFCs制冷剂的使用。他还分享了深圳市的宝贵经验:1、加强维修行业各监管部门的沟通,获得ODS淘汰工作的支持;2、善于借用其他部门已有的监管手段以形成有力抓手;3、选择行业协会作为技术服务单位,获得有力支持;4、在修订制冷工准入和等级评定考试大纲、HCFCs替代品推广、制冷剂再生和销毁等方面需要解决有关困难。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副处长钟志锋在总结时指出,根据本次会上各方面提供的有价值的想法和思路,通过在行业内具体落实,我们能够克服行业计划实施的诸多困难,找到适合国情和整个行业的路径和方案,推动履约工作的进展,最终实现第二阶段国际公约下的各项目标。胡少锋先生强调指出,本次会议让大家对第二阶段制冷维修行业HPMP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为其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他希望大家学习和传达会议内容和精神,在第二阶段示范城市、超市示范项目等活动中积极参与,结合地方和企业特点,推行切实可行方案,为实现HCFCs消费量淘汰,以及制冷维修能力提高和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刘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