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016版《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2016版《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来源: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发布时间:2016-05-06





一、意义作用

《中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以下简称分布图)是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冷链物流分会(以下简称中冷协)、中关村绿色冷链物流产业联盟(以下简称中冷联)行业统计重要工作,每年连续出版并发布行业最新发展数据,已经连续发布了五版,所有上图企业和发行工作全部免费。自出版发行以来,获得了2011年度“行业十大事件和行业十大标准化工作”荣誉,受到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农业部、质监总局、食药总局等政府领导、会员单位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高度赞扬。

分布图是根据冷链特性和特点,市场和企业需求需要,进一步梳理行业资源,促进市场信息流通,推动行业理性发展、科学规划,引导食品与冷链企业联动发展,有效整合资源、共享资源,规避重复重叠建设,减少冷链供需矛盾,增强调控产能平衡措施。2016版分布图在2015版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分类科学、数据详实、查阅方便、区域量化,将现有资源互联互通,把分散的冷链资源连点成线、结连成网,形成“区域联盟、专线联合”的“冷链云平台”,帮助企业快速完善服务网络,解决零担、返程、空库对接,从而提高行业资源利用率和企业利润率,帮助企业完善网络布局及延伸业务范围,实现冷链供给侧改革。

二、统计标准

分布图统计工作按照中冷联制定的《冷库标识》6大库容温区分类和《冷链三不八定》标准开展,对全国1000家重点联系企业已经投入运营的冷库进行信息采集。冷库标识标准是:高温库(恒温库)5℃~15℃、中温库(冷藏库)5℃~-5℃、低温库(冷冻库)-18℃~-25℃、速冻库(急冻库)-35℃~-40℃、深冷库(超低温库)-45℃~-60℃、气调库(保鲜库)5℃~-2℃。

三、 发展数据

1、上图数据概况

2016年分布图数据:全国共有1000家重点联系企业,冷库总容量为30 352 823吨,冷藏车保有量为76527台,其中包括企业自有冷藏车37 785台、企业整合社会冷藏车数量38 742台。相比2015年上图企业2 626万吨冷库、99 662台冷藏车(自有冷藏车37 317辆、整合社会冷藏车62 345台),冷库同比增长410万吨,增长率约15.6%,自有冷藏车增加468辆,增长率约为1.3%。冷藏车增长速度慢有两个原因,一是企业整合社会车辆无法区分唯一归属性,社会车辆可能多各单位挂靠;二是部分企业采取与司机承包合作制,新购车辆3年内属于公司所有,超过之后归司机私有,逐步轻资产化发展,无法辨别车辆所有权。

2、上图冷库百强

2016版分布图按照《冷库标识》库容温区分类标准,按吨位大小排序,已经投入使用的上图的前100家企业库容总量为16 928 214吨,约占调研总库容量的56%。

3、上图冷藏运输百强

根据中冷联《三不八定倡导性冷链标准》相关要求,对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冷链运输企业进行统计,上图前100家企业自有冷藏车28 851台(社会挂靠车辆除外)约占调研冷藏车总量的76%。

四、数据解读

(一)各大区冷链发展情况解读

结论:华南、西南地区冷链企业自2015年至2016年数量增长近一倍。其他大区,无明显变化。

结论:除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增长下降,其余大区冷库均呈增长趋势。冷库整体增速在15.6%左右,与去年28%的增长速度相比呈下降趋势。


结论:除西北地区社会车辆明显多于自有车辆外,其余地区自有车辆与社会车辆数量接近。

(二)各省市冷库容量与冷藏车数量情况

序号 地区 库容量(吨)

1 山东 3654356

2 上海 3017261

3 江苏 2768760

4 广东 2703491

5 河南 1924770

6 天津 1444760

7 湖北 1411135

8 辽宁 1390748

9 北京 1251778

10 福建 1121202


结论:除江苏地区冷库容量明显下降以外,其他省市量无明显变化

序号 地区 冷藏车数量总和(辆)

1 上海 17292

2 河南 14075

3 广东 7114

4 北京 4901

5 湖南 4702

6 山东 4486

7 江苏 3300

8 福建 3269

9 新疆 3204

10 河北 1776




序号 地区 自有车辆(辆)

1 上海 7865

2 河南 5865

3 广东 3905

4 湖南 3868

5 北京 2035

6 江苏 1848

7 山东 1838

8 福建 1764

9 河北 1276

10 四川 841


结论:上图企业自有冷藏车增长率约1.3%。

(企业发展新趋势:企业采用与司机承包合作制,逐步走轻资产发展模式)


(三) 地区冷链资源密度与人均冷链资源情况

(人口密度图来自网络)


结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区冷库密度和自有冷藏车密度普遍较高,这些地区普遍经济也比较发达,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偏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也更为重视。



地区

人均冷库容量(吨/万人)

华东 310.4856659

华北 263.6473904

华南 197.9267444

东北 196.3861152

华中 196.070035

西北 134.8073469

西南 119.7086757



排在前八位的省市

地区 每万人人均冷库保有量

上海 1243.718467

天津 952.3796968

北京 581.6812268

山东 373.3124936

重庆 358.522902

江苏 347.8341709

辽宁 316.7269415

宁夏 307.8549849


结论: 华东、华北、华南地区整体冷库资源分布较多,地区冷库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区 人均冷藏车数量(辆/万人)

华中 0.886170358

华东 0.772573166

华北 0.548297106

华南 0.464867835

西北 0.456453729

东北 0.175200437

西南 0.131969204





排在前八位的省市

地区 每万人人均冷藏车数量

上海 7.127782358

北京 2.277416357

河南 1.491627808

新疆 1.394255875

宁夏 0.96978852

福建 0.858906989

湖南 0.697936767

广东 0.663371876

结论:华中、华东、华北地区整体冷藏车资源分布较多,地区冷藏车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综上:全国地区性冷链发展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与去年相比也有了一定发展,这些地区的冷链发展水平相比其他区域要先进。

上海、天津、北京、山东、宁夏等地区的冷链水平较高,发展实力更大,这些地区的冷链技术水平相对完善,冷链网络及体系相对健全,可以利用已成熟的物流体系和贸易网络发展冷链业务,进而提升地区的未来经济发展水平;除上述省市之外的地区冷链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冷链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过对人均冷链发展(人均冷库容量、人均冷藏车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数据相关性分析,可知人均冷链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随着冷链发展的提高,会大幅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实力;同时,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会促进冷链行业的发展。  



(三)上图企业冷库温区比例情况

从调研的1000家冷链物流企业中从全国各地抽样调查了350家规模以上冷库企业,从数据中可看出,在全国冷链市场需求较高的高温库与低温库中,用于储存鱼肉类的低温库数量非常多,而用来储存蔬菜水果的高温库数量较少,冷库温区结构上存在供需失衡。

(四)上图企业冷库规模数据分析

在调查的1000家企业当中,冷库规模在5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企业一共有6家,规模在10万~50万吨的大型企业一共有54家,5万吨~10万吨的中型企业共165家,而规模在1万~5万吨的规模以上企业有414家。可见,中国的冷链物流企业当中,还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从上图也可以发现,冷库在1万吨以上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当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占大多数,食品企业尤其是农产品企业数量较少。

五、结论

(一)展望行业整体增长趋势为增长

冷库整体增速在15.6%左右,与去年28%相比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可以发现冷链行业发展逐步趋于理性,发展冷链物流热潮的逐渐降温,投资趋向理性。产业结构性调整及行业功能布局正在推进。

(发展速度参照其他行业比例:25%以上为高速发展、20%-25%为快速发展、15%-20%为增长发展、10%~15%为平缓发展、10%以下为缩量、8%以下为下降。

(二)产业结构性布局缺乏合理性,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亟待统筹规划

近几年来,我国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江浙以及湖北、河南等地,重要的运输港口的冷库需求量也比较大。但通过分布图数据调研发现,有些地区冷链已接近饱和,而又有一些地区冷链建设落后,区域发展出现不均衡的现象。所以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性调整与功能布局顶层设计迫在眉睫。

(三)冷库功能设计缺乏规划,功能单一缺乏需求调研,多温区冷库可见预期

从调研数据来看,冷库类型方面,冷冻库占比超越50%,而超低温冷冻库却占比不到1%。同时,超过70%的冷库散布在东部地域,而西部地域冷库占比却缺乏。此外,在贮藏商品品类上,果蔬类产品占比超越30%,而水产品、肉禽类产品占比有待提升。且冷库一年可存储多轮农产品,因此多温层冷库能提高冷库利用率,避免冷库闲置。

(四) 冷链企业发展遇瓶颈,需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图的1000家企业中有38家企业转行,占比约4%。另外有3家企业在去年参与调研时曾表示将扩建冷库却未建成。经济波动、市场变化对企业发展存在影响,但企业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走访调研中,也发现不少企业因为不够重视前期调研论证,造成冷库建成后,或者设计不合理影响运作、或者节能考虑不周影响运营成本、或者功能与需求不一致造成运作困难。对此,中冷联组建冷链物流研究院、组织专业培训班、CEO班、冷链技术专业论坛,就是要发挥专家之力,弥补行业内专业知识研究不够、传播不足的问题。

(五)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功能布局,冷链行业仍具潜力

在当前国内外全面转型时代,冷链行业经过“黄金发展期”后,也进入增长放缓、市场疲软和转型发展的新时期,行业整体发展逐步趋于理性化,但行业缺乏顶层规划设计,应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实现行业复合式发展。

毫无疑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冷链的空前发展,生鲜电商的积极布局,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食品、医药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高度重视,冷链仓储和运输正在被推向风口浪尖,很多重点地区正在兴建有规模、高水平、规范的冷链物流仓储和运输企业。另外,近年来冷链物流产业规划及扶持政策和行业标准频繁出台,国家层面开始从政策、法规角度推动物流行业及冷链物流转型升级,使我国冷链物流业不断被提升到非常重要的高度。这也将促使冷链行业不断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综上,在此次大会上,中冷联鼓励冷链企业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明确定位、加强联合、创新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冷联愿意成为冷链行业经验交流、企业家交流、资本与企业交流的平台,共同努力保持行业持续增长发展。由此次分布图数据分析可知,我国冷链行业仍具潜力,政策持续推进,联盟完善会员服务,对于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冷链行业未来之路必将光明灿烂。

六、分布图统计工作的局限性

中冷联秘书处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全力开展分布图信息采集统计工作,统计范围遍布全国30几个省市。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冷链物流总体规模增长速度放缓、库容和冷藏车总量趋于稳定,每个省市的冷库保有量无明显变化,但与全国实际存在的冷链物流总量相比,分布图统计还不足以反映冷链物流总体规模,原因有以下几点:

1.许多企业认为自建自用冷库不需要对外公布

2.部分企业不了解分布图的意义和价值

3.按照冷库温度分区进行统计有所顾忌

4.建库按吨位、经营按盘位,立方与吨位换算不清

5.冷库经理岗位变动快,造成联络和信息采集不畅

6.个别企业对分布图工作持观望态度

7.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多数企业冷藏车采取与司机产权合作模式,冷藏车的所有权不明确,也为数据统计带来了一定困难

中冷联将根据历年惯例,对统计情况向全社会公布开放,并做好发行和赠送工作,在相关展会、论坛上发放,加大宣传力度和数据分享,也希望大家对分布图工作提出宝贵建议,进一步更新完善分布图统计数据。


(发布单位: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冷链物流分会、中关村绿色冷链物流产业联盟联合统计发布)


本文不得随意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冷链物流分会、中关村绿色冷链物流产业联盟工作人员。



上一条:EPEE-CRAA 会议:欧洲能效立法及F-Gas 法规会议在京召开 下一条:中国机械工业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发布《开展2016年机械工业品牌培育表彰活动及机械工业质量诚信企业表彰活动的通知》

关闭